学院成功举办安徽省第十九届社科知识普及活动暨第四期学术工作坊圆桌会议

    (本网讯 太阳集团tcy8722)2023916日,由太阳集团tcy8722主办的安徽省第十九届社科知识普及活动暨第四期学术工作坊圆桌会议在安徽省芜湖市如期举行。会议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与(社会)认识论前沿问题展开。太阳集团tcy8722教授姚宏志、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教授欧阳康、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段伟文、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吴畏、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潘斌、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吴静、华南师范大学太阳集团tcy8722教授涂良川分别做主题发言,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吴畏、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研究员段伟文、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吴静、长沙理工大学太阳集团tcy8722教授陈万球、华南师范大学太阳集团tcy8722教授涂良川以及我院部分师生参与了会议研讨。会议分别由太阳集团tcy8722党委书记严宏、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鉴传今、《江汉论坛》编审胡静、《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副主编吴兰丽、《江海学刊》编辑冯潇、《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副编审钱果长、太阳集团tcy8722副教授单传友、太阳集团tcy8722副院长汪盛玉主持,学院部分老师和同学50余人参加学习。


开幕式上,太阳集团tcy8722党委书记严宏分别介绍了与会的专家学者和安师大马院教师,并向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太阳集团tcy8722院长姚宏志作为第一个发言人,他从理论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期刊类别等方面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安师大马院的相关情况。紧接着,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发言,他指出,本次会议的主题明确,生存是人工智能与社会认识论或者认识论的前沿问题。深层次的人工智能在当下完全是一个新现象、新问题。因此,深抓主题基点、工作方案、深层次人工智能与认识论等前沿问题,既是传承也是开拓。

主旨报告阶段,在鉴传今研究员的主持下,欧阳康教授从自我观察国家治理、人学三个视角进一步引发思考,生存是人工智能,它是否引发人工智能的革命?生存是人工智能,它在人工智能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Chatgpt与深层次人工智能的特点?他从算法、算力、社会问题、人性善恶、安全、数据的性质和数量、价值取向、人类文明新形态、人机交互中的主客体与中介、认识的客观性、社会形态变化的动力等方面结合自己的见解进行了层次分明的专业说明。欧阳康教授前沿、博大、深邃的报告引发了与会专家学者和学生对社会、人、认识之间关系的思考,给与会专家开了一个好头。

主题报告第一阶段,在胡静编审的主持下,段伟文教授围绕《基于大模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哲学与伦理考量》,从大模型(LLM)与人工智能的奥本海默时刻、LLM只是随机鹦鹉吗?机器说话揭示了哪些语言和智能的真相、走向人类与智能体伴生的未来四个方面进行反思,走出了科技和技术批判的中心二元论,引入可塑性思维来提高自身的判断力,超越图灵陷阱,在自动化的边界寻求战略转移的机遇。吴畏教授和徐佳讲师分别从机器翻译和人工智能的数字鸿沟的角度作了积极的与谈。

    主题报告第二阶段,在吴兰丽副主编的主持下,吴畏教授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可信赖问题——基于“对准”概念的分析》为题,从对准概念的缘起及其意义知识图谱的对准问题大语言模型的对准问题通过人工智能的对准问题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社会)认识论反思五个方面着重论述了可信赖问题。发言结束后,段伟文研究员提出如何去对准的问题?吴静教授提出如何在重建可信赖关系的同时保持一种批判性?吴兴华教授提出如何从“回兴式”治理走向“前瞻性”治理,吴畏教授分别作出积极回应。

主题报告第三阶段,在冯潇编辑的主持下,潘斌教授从“黑箱”隐喻的问题缘由、可解释性:基于受众视角的黑箱问题、透明性:概念谱系与问题源流、“有限透明性”:重构透明性的伦理原则、“不透明的透明性”:未来世代的认知常态五个方面阐述了针对人工智能的可解释性伦理思考,吴静教授提出关于可解释性、实现途径两个问题,陈万球教授提出透明性既是伦理也是法律要求,那么它们背后的博弈有什么边界的问题?人工智能黑箱相比于其他复杂性有什么新的特点?等问题。张添翼副教授提出时代信息主权与黑箱之间的关系应该怎样界定的问题?潘斌教授从人工对齐原则、法律、道德、伦理等方面分别对此做出积极回应。

主题报告第四阶段,在钱果长副编审的主持下,吴静教授以元宇宙、生成式人工智能、下一个?为逻辑顺序,从“看的哲学”、现代性和视觉中心主义(凝视)、现代装置与传媒的发展、数据可视化、谁在言说?AIGC会导致知识中心化吗?等角度展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并表示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起来的认知系统打断了经验生成与自身经验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一定的知识中心化。涂良川教授从问题本质入手,他指出,当下的问题本质比较少,对于定义在我们所处时代的人工智能的深入探讨非常有必要。潘二亮讲师结合自己研究的劳动哲学,从人工智能的社会性存在、人工智能与劳动包括人的关系等方面做出了自己的看法。单传友副教授提出深层次人工智能是否突破传统社会认知模式?吴静教授分别就相关困惑做出积极回应。

主题报告第五阶段,在单传友副教授的主持下,涂良川教授从递归调用的叠加逻辑与整体感知的积累群体试错的选择逻辑与共同学习的升华抽象解释的通用逻辑与社会进化的超越三个方面说明了人工智能技术是如何“获取”智能的认识论的,他表示,以技术逻辑描述对象的经济性、结合对象的有效性预测可能的精确性倒逼深入研究生存性、生存智慧的基本机制和现实要素的问题。余在海教授针对马克思讨论机器和讨论技术有什么样的特点和不一样的地方,说出了自己的体会。他指出,马克思从来不抽象的谈论机器和技术,而是具体的去谈论机器和技术,带领着与会专家的思路重新回到了马克思,回到具体的社会语境中去讨论人工智能问题。吴静教授、陈旭东副教授和赵子龙研究生分别从知识的整体性、机器与人的问题、Chatgpt的生成问题等方面提出自己的困惑。涂良川教授对此积极回应。 

    闭幕式阶段,太阳集团tcy8722副院长汪盛玉做主持发言,她首先肯定了本次会议的内容与形式,并表达了自己对会议的感受和期许。在汪盛玉副院长的主持下,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做出了总结与分享。他指出,五个主题报告都经过认真的思考和精心的准备,他指出,与会专家的发言是建设性和原创性的,其实最根本的就是三大空间问题,生存空间、现实空间和数据空间。时空的转化,实际上印证了当代人的生活、生存、思维和精神空间复杂空间的背后,我们如何看待传统和新兴空间是一个核心话题,需从哲学和伦理的角度去考量。最后,欧阳康教授从工作坊的开展、多视角研究深层次人工智能、跨学科进行研究、战略合作对话、人工智能产品服务和使用等方面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启发我们可以借助于人工智能促进人类智能,让人类智能变得更加强大、更加有效。

    马院举办系列学术坊活动,旨在通过学术对话加强与资深学者的交流,了解学术研究的价值所在,以达到学术争鸣、思想交流的效果,形成学术共同体。通过这种科研式的活动,可以激发师生提高对前沿问题的关注和研究热情。

 



 

 

 

点击: 时间:2023-09-18 编辑:晏艳